最新資訊
高爾夫發球的發力技巧
發布時間:2024-02-29
高爾夫發球通常一號木使用的比較多。
今天就聊聊一號木如何發力可以打得更遠!
許多球友的一號木距離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為球友們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以為只要加大揮桿幅度和力度就可以打遠!其實不然,想增距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技巧方面。
一號木要打遠,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形成向上的擊球角度,這樣做可以減少球的倒旋,從而使球可以在空中飛行更長的時間。也就是說要仰角擊球,這不同于鐵桿的向下的擊球角度。
¥1999
想要迎著球向上打,從擊球準備階段就要做好鋪墊,讓脊柱向右側傾斜,提前預設向上的擊球角度。同時,還要保持頭部位于球的后方,并在揮桿過程中始終保持球位于球后。
¥4999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個一號木打遠的小技巧,其中任何一個都可以起到助你提升一些距離的效果。
站位打開左腳
在打一號木的時候,我們的站位寬度絕對不可以與擊打鐵桿時一樣,而是要更寬一些,大概是與雙肩同寬或者稍稍比雙肩寬度大一點的距離。之所以要在打一號木調整至寬站位,是因為我們在上下桿過程中需要有足夠多的轉身空間,才能更好地進行擊球發力,如果過擠或者過窄的站位,就會感到發力卡頓、揮桿不流暢,自然也無法很好地將力量傳導到桿頭上。
一號木的球位也與鐵桿球位不同。以7號鐵為標準,此時球的位置應該是站位居中的位置,而一號木則應該是更靠近左腳內側的位置,才能確保我們在擊球時完成先通過最低點,再向上擊球,實現“高射炮”的目標。
站位時,將左腳略微打開一些,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身體左側有一個更快速度的旋轉,從而提升揮桿速度。
¥288
另外,在擊球準備時我們還應該盡量保持較為放松的握桿,而不是用力地抓住球桿,那樣只會限制力量向桿頭的有效傳遞,同時還會破壞揮桿的節奏。
上桿充分蓄力,合理加大上桿幅度
只有在上桿過程中經過充分蓄力之后,才能在下桿時爆發出更多的揮桿力量。而上桿蓄力的關鍵在于讓身體形成扭力,不是說上桿幅度大就可以。我們需要做的是充分轉動上半身,同時盡量抑制下半身的轉動。
業余球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上桿轉身不足,大多是通過雙臂進行上桿,這就是蓄力失敗的原因之一。其二,引桿不充分所導致的揮桿半徑過窄也是影響蓄力的一個主要因素,要知道球桿越長越需要充分引桿,所以我們在打一號木時要讓桿頭向后拖行更長的距離,而不是著急向上揮桿。
¥199
對于轉身不足的問題,我們需要做一個心理暗示,那就是上桿至頂點時盡量讓后背朝向目標方向。即使你的身體柔韌性不足,但只要有這樣的暗示,你就可以做出更多的轉身動作。
另外,關乎上桿蓄力的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在上桿過程中保持右膝彎曲角度不變,這會讓身體充滿緊張感,積蓄更多揮桿力量。
從頂點開始發力可不是打一號木的好方法,這只會讓下桿持續減速,而非逐漸加速,這種情況下距離得不到提升也很正常。
¥2199
如果想在下桿過程中提升桿頭速度,并將上桿所積蓄的力量傳遞到桿頭,最合理的下桿順序是讓下半身引導,然后依次向上轉動髖部、肩膀和雙臂。而且,下桿先去轉動髖關節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為下桿留出空間,形成從內側觸球的揮桿路徑。
高爾夫揮桿的關鍵在于要讓大肌肉群帶動小肌肉群,也就是說讓腰腹、肩背的力量帶動手臂的揮動,這個順序是最為符合力學原理的。
¥299
下桿時雙臂的揮動也是影響揮桿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轉身的帶動下要讓雙手帶動球桿在重力的作用下呈自由落體向下揮動,重力加速度才能形成更多的桿頭速度。切不可將雙手向外側揮動,那是最糟糕的下桿錯誤。
您可以在蘋果的app store或者小米、華為、應用寶等各大安卓市場搜索“優個運動”APP,即可下載最新版本的優個網官方APP,體驗更多專業、正品、低價的運動裝備及健康產品!
期待你一直堅持運動,成就更好的自己!
優個小優為你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