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方法不對,雙腿報廢!最新徒步登山下山技巧(收藏)
發布時間:2024-03-15
越來越多的都市人酷愛戶外運動,爬山,作為一種時尚的健身項目,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受到越來越多的人追捧。
但每次爬山結束總會有人感嘆:下山總是要面對各種危險,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難啊!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大家如此苦難?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分析分析。
從三個科學的角度剖析下山的危險是上山的2倍
1、重力與作用力方向不同
因為上山的重力重心是向下,而自身的作用力是向上,兩力方向相反,成平衡狀,除了費點力氣外,危險性較小。但是下山就不同了,重力重心是向下,自身作用力也是向下,這樣平衡就不好掌握了,弄不好前沖力過大,會發生危險。并且下山時速度如果太快,腿腳會發酸并且發抖。
2、相關肌肉收縮方式不同
在上山時會進行向心收縮,所以肌力不會降低太多。但是下山時由于會反復進行離心收縮,所以腳力較弱的人,肌力會急速降低。雙腿用力支撐體重的動作會變得不靈活,所以稍不注意就容易跌倒。
3、下山的著地沖擊力是上山的兩倍
平地步行時,只有幾乎與體重同樣的力道緩緩反彈,但慢跑時卻有兩倍體重的力量在著地的瞬間一舉反彈。
上樓梯、下樓梯時受到的沖擊力,若以平地運動來舉例,上樓相當于步行、下樓則為慢跑。登山時的下山,即使看起來是在步行,但實際上卻是如慢跑般、受到巨大壓力的運動。
下山遠比上山耗體力,不會下山,猶如重錘敲打膝蓋,而且下山還將面對各種危險,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正確下山的技巧,正確的下山技巧沒有科學的下山方法直接危及生命。
1、最重要的一條:下山一定不要跑,不要跳,速度要慢,要小心。下山猛沖對膝蓋是最致命的,大部分殘廢的猛驢都是因為這個。
正確的下山方法是:重心偏后并稍降低,前腳站好才把重心移過去(不是重心放在前腳上往下砸),永遠要有一只腳支撐在地面上。
2、 盡可能減少負重。出發之前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況下負重超過體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從保護膝蓋的角度控制節奏了,即使是特殊情況,負重也盡量不要超過體重的1/3
3、開始爬山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包括拉伸,讓關節、肌肉、韌帶等得到良好的預熱。也可以用雙手手指揉搓膝蓋下邊緣,促進關節潤滑夜的分泌。
4、使用護膝和登山杖。登山杖要選好的,最好是兩根,很多人鄙視用護具,是覺得太“事兒”了么?不過強烈建議用這兩樣護具,尤其是登山杖。
5、不要有炫耀的心理。不然只能證明你不夠成熟,如果你實在想爬得爽點,就選在上山的時候表現速度吧,順便別忘了幫大家背著水。
6、是什么體力就先爬什么樣的山,挑戰新難度要循序漸進,建議出發之前正確評估自己的體力和戶外能力,想想能不能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進程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蓋。
7、穿適合爬山的鞋,并且記住一般松軟的土地、草地、碎石坡、雪地對膝蓋都相對友好,不過要注意防滑,還有走碎石路的時候一定要照顧走在你下面的人,不然就太孫子了。
8、不要“鎖關節”。當大腿過度勞累的時候,走路時就會不自覺的鎖關節,就是把腿部伸的筆直,這樣可以減輕大腿肌肉的負擔,暫時放松肌肉,但是卻很容易造成膝勞損,膝沖擊傷,腳踝勞損和腳踝扭傷。
除了需要了解下山的這些技巧,上山之前的熱身與下山后的放松運動不可小覷,切勿讓你的身體“報警”??茖W登山秘籍上山熱身、下山放松能最大化減少傷害。
上山熱身技巧
1、慢跑
2、伸展腰背部和腿部后側
3、伸展大腿前側
4、股四頭肌向心和離心訓練
下山后放松
1、伸展腰背部
2、伸展臀部和大腿后肌
3、伸展大腿前側
4、伸展小腿
早在50年前,第一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新西蘭人希拉里就說過這樣的話:“攀登珠峰的關鍵并不只是登上頂峰,我甚至覺得能夠安全下山更為重要”,所以,正確登山,正確下山。平時注意膝蓋的保護和保養還想要戶外幾十年,這些注意事項你必須要牢記于心!
您可以在蘋果的app store或者小米、華為、應用寶等各大安卓市場搜索“優個運動”APP,即可下載最新版本的優個網官方APP,體驗更多專業、正品、低價的運動裝備及健康產品!
期待你一直堅持運動,成就更好的自己!
優個小優為你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