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加轉之王,血統純正的外置龍五!紅雙喜狂飚龍5A底板測評
發布時間:2024-04-24
作者:Shayne 來源:Shayne的乒器庫
板重87g。
配置一:正手天極三橙海綿40度2.15mm,46.5g;反手亞薩卡Rakza X Soft MAX,48g。(此三項為估計值,誤差2g。)整套181.6g。
我沒有打過和龍5A同結構的506A,無從對比,僅就我打到的這塊(60%衰減率)來評價。
總體感受:非常特立獨行、具有可玩性的一塊底板,加轉之王,血統純正的外置龍五。之所以加上“血統純正”四個字,是因為許多板子雖然號稱“外置968”(如蝴蝶樊振東SALC、尤拉權杖),震動感卻和紅雙喜完全兩樣;而龍5A雖然是桐木芯外置,那個纖維的酥脆感和微微發空感卻和內置龍5如出一轍,發力后的弧線也像。這讓我不禁想起靈感混碳,那位也是在一塊桐木芯外置上復刻了斯帝卡經典的咚咚咚感。
配天極三,小球弧線很短,搓球穩,能夠控得住。林巴面材的推擋能力一般,不如蔻頭藍芳碳的蝴蝶Vis套娃系列;反手出球能力也不如。
Rakza X Soft這塊膠皮,果真是主打控制,有一種介于高密和蛋糕之間的感覺,像柔和版多尼克Coppa X2。配在龍5A反手,出球會覺得有一點肉,不像外置典型的干脆感,主動發力弧線又會突然變長,容易出臺。正手發力擊打,會覺得底板蓄能到了桐木大芯就戛然而止了。紅雙喜做的桐木芯沒能給人什么驚喜,感覺壓縮得不太到位,大力量撞擊的弧線仍然偏短,可能也有天極三的原因在里面。
以上是對龍5A不足之處的一番吐槽。之所以有這種不滿,也和對它的期待有關,總希望它落入某個已經熟悉的范疇,可它就是外置不像外置,內置不像內置。只能耐著性子,慢慢體會它自身的脾氣了。
這一體會不要緊,發現了這塊板子的隱藏能力:正反手加轉弧圈。我們知道,經典的龍5加轉能力也是頂級的,它是需要撞透面材力材,用拉扯能力極強的內置纖維吃住球再甩出去,來實現這一點。
而龍5A把一層性能極其類似的纖維給直接放在了林巴面材之下,結果得到了一款“提前播放”的龍5。這就好像我們會說蝴蝶的內置(如小黃人)打感還是像外置,只不過“延遲播放”;
同樣的道理,龍5A的纖維比龍5更容易發動、更不要求撞擊。在搭配40度2.15天極三的情況下,可以說正常發力的人用以“掛”為主的手法就能發動纖維。而這個纖維提速一般,側向拉扯的能力卻是頂級的,這一點上比運用凱夫拉碳的頒達合金碳素Pro明顯勝出,也不會有競技者Spin那種面材有點木的感覺。龍5A纖維發動后的感覺就是持球、酥脆、旋轉爆炸。能夠形成和龍5發力后幾乎一模一樣的高拱弧線,這在一塊外置板上實在太離譜了。而且,正反手都是如此,打塑料球有種王皓打賽璐珞球的弧線感,上回有這種弧線還是OC。
當然,龍5A降低出彩虹弧線的發力門檻,也必然是有所犧牲的,那就是如此出球的力量感不足,往往學了個龍5的形,但是缺乏后者大芯發動之后的穿透力。前面說過,龍5A的桐木大芯(挺厚,整板達到了6.1mm)沒有什么蓄能效果,出球就全靠外面三層了。另一方面,龍5A又沒有蝴蝶Vis套娃那種脆爽、一速突出的優點,可能球路最接近的是林A(因為拔側弧圈很轉),但林A的低平弧線比它有威脅。
試了好一陣子,終于發現了這塊板子加質量(尤其是正手)的方法。首先,不要使勁正面撞擊,一則肉,二則過快透過纖維反而容易卸力。反而要大角度摩擦上手,充分利用球斜著吃進去時拉扯纖維的那個行程來加轉。在發力的尾段,再快收小臂把球甩出去。此時底板發出類似綠纖維的那種“啪”的一聲,弧線變平一些,但落臺后往前躥得厲害,結合落點變化較容易得分。
用這種打法,這塊底板吃發力的程度一點都不亞于內置龍5。不過,在快速相持、快撕快帶環節,這塊底板在小框架下響應還是比龍5快得多,算好了球也能回得很漂亮。
性能總體來說最接近外置綠芳碳(靈感混碳、冰封HRD),但比綠芳碳持球行程長、弧線高、旋轉強、出球慢。
在配膠上,不建議配那種提高一速的皮子(如粘性外套、反手彈擊套),很容易皮是皮板是板,形不成合力。相反,應該配持球加轉好、韌性強的套膠,進一步發揮底板優勢;反手支撐足夠,就是支撐來得比較慢。此次我的保守配膠顯然是限制了底板的上限,我認為正手橙省、反手銀V(可以考慮2.0海綿)會更上一層樓。

優個價 ¥928 市場價 ¥1500 立即購買

優個價 ¥139 市場價 ¥198 立即購買

優個價 ¥202 市場價 ¥480 立即購買
板重87g。
配置一:正手天極三橙海綿40度2.15mm,46.5g;反手亞薩卡Rakza X Soft MAX,48g。(此三項為估計值,誤差2g。)整套181.6g。

我沒有打過和龍5A同結構的506A,無從對比,僅就我打到的這塊(60%衰減率)來評價。
總體感受:非常特立獨行、具有可玩性的一塊底板,加轉之王,血統純正的外置龍五。之所以加上“血統純正”四個字,是因為許多板子雖然號稱“外置968”(如蝴蝶樊振東SALC、尤拉權杖),震動感卻和紅雙喜完全兩樣;而龍5A雖然是桐木芯外置,那個纖維的酥脆感和微微發空感卻和內置龍5如出一轍,發力后的弧線也像。這讓我不禁想起靈感混碳,那位也是在一塊桐木芯外置上復刻了斯帝卡經典的咚咚咚感。

配天極三,小球弧線很短,搓球穩,能夠控得住。林巴面材的推擋能力一般,不如蔻頭藍芳碳的蝴蝶Vis套娃系列;反手出球能力也不如。
Rakza X Soft這塊膠皮,果真是主打控制,有一種介于高密和蛋糕之間的感覺,像柔和版多尼克Coppa X2。配在龍5A反手,出球會覺得有一點肉,不像外置典型的干脆感,主動發力弧線又會突然變長,容易出臺。正手發力擊打,會覺得底板蓄能到了桐木大芯就戛然而止了。紅雙喜做的桐木芯沒能給人什么驚喜,感覺壓縮得不太到位,大力量撞擊的弧線仍然偏短,可能也有天極三的原因在里面。

以上是對龍5A不足之處的一番吐槽。之所以有這種不滿,也和對它的期待有關,總希望它落入某個已經熟悉的范疇,可它就是外置不像外置,內置不像內置。只能耐著性子,慢慢體會它自身的脾氣了。
這一體會不要緊,發現了這塊板子的隱藏能力:正反手加轉弧圈。我們知道,經典的龍5加轉能力也是頂級的,它是需要撞透面材力材,用拉扯能力極強的內置纖維吃住球再甩出去,來實現這一點。

而龍5A把一層性能極其類似的纖維給直接放在了林巴面材之下,結果得到了一款“提前播放”的龍5。這就好像我們會說蝴蝶的內置(如小黃人)打感還是像外置,只不過“延遲播放”;
同樣的道理,龍5A的纖維比龍5更容易發動、更不要求撞擊。在搭配40度2.15天極三的情況下,可以說正常發力的人用以“掛”為主的手法就能發動纖維。而這個纖維提速一般,側向拉扯的能力卻是頂級的,這一點上比運用凱夫拉碳的頒達合金碳素Pro明顯勝出,也不會有競技者Spin那種面材有點木的感覺。龍5A纖維發動后的感覺就是持球、酥脆、旋轉爆炸。能夠形成和龍5發力后幾乎一模一樣的高拱弧線,這在一塊外置板上實在太離譜了。而且,正反手都是如此,打塑料球有種王皓打賽璐珞球的弧線感,上回有這種弧線還是OC。

當然,龍5A降低出彩虹弧線的發力門檻,也必然是有所犧牲的,那就是如此出球的力量感不足,往往學了個龍5的形,但是缺乏后者大芯發動之后的穿透力。前面說過,龍5A的桐木大芯(挺厚,整板達到了6.1mm)沒有什么蓄能效果,出球就全靠外面三層了。另一方面,龍5A又沒有蝴蝶Vis套娃那種脆爽、一速突出的優點,可能球路最接近的是林A(因為拔側弧圈很轉),但林A的低平弧線比它有威脅。
試了好一陣子,終于發現了這塊板子加質量(尤其是正手)的方法。首先,不要使勁正面撞擊,一則肉,二則過快透過纖維反而容易卸力。反而要大角度摩擦上手,充分利用球斜著吃進去時拉扯纖維的那個行程來加轉。在發力的尾段,再快收小臂把球甩出去。此時底板發出類似綠纖維的那種“啪”的一聲,弧線變平一些,但落臺后往前躥得厲害,結合落點變化較容易得分。

用這種打法,這塊底板吃發力的程度一點都不亞于內置龍5。不過,在快速相持、快撕快帶環節,這塊底板在小框架下響應還是比龍5快得多,算好了球也能回得很漂亮。
性能總體來說最接近外置綠芳碳(靈感混碳、冰封HRD),但比綠芳碳持球行程長、弧線高、旋轉強、出球慢。
在配膠上,不建議配那種提高一速的皮子(如粘性外套、反手彈擊套),很容易皮是皮板是板,形不成合力。相反,應該配持球加轉好、韌性強的套膠,進一步發揮底板優勢;反手支撐足夠,就是支撐來得比較慢。此次我的保守配膠顯然是限制了底板的上限,我認為正手橙省、反手銀V(可以考慮2.0海綿)會更上一層樓。



您可以在蘋果的app store或者小米、華為、應用寶等各大安卓市場搜索“優個運動”APP,即可下載最新版本的優個網官方APP,體驗更多專業、正品、低價的運動裝備及健康產品!
期待你一直堅持運動,成就更好的自己!
優個小優為你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