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優拉乒乓球底板 冰封 實打測評
發布時間:2024-07-11
作者:Shayne 來源:Shayne的乒器庫

冰封是外置藍芳碳5+2結構,面材從常見的蔻頭換成了林巴,和蝴蝶的弗雷塔斯ALC一樣;大芯仍然是桐木。整塊板子比較厚,約5.9mm,尤其是林巴面材比較厚。它的這個藍芳碳看上去和蝴蝶的也不太一樣,藍色的飽和度很低,幾乎是“白芳碳”。
在試打前,我在網上看了一圈對這塊板子的評論。評論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有人覺得太軟,有人覺得太硬彈。我的以往經驗告訴我,這說明板子非常挑膠皮。根據光板顛球的感覺,我發現說軟的主要是因為面材厚;而打到纖維層確實有突出的硬彈感。有一個評論對我很有啟發:它說尤拉之所以用了厚林巴做面材,就是因為纖維過于硬彈,想要用面材補救、中和一下,但仍然有些無能為力。于是我就想,何不通過配膠來進一步補救?
那么,什么是能夠中和硬彈外置板的膠皮?反手的金V屬于不出意料的選擇,因為它的唯一缺點恰恰是在不夠硬彈的板子上小力量掉球,而冰封有望讓這個不舒服的區間徹底消失,從而讓用上了歐米伽系技術的金V徹底升級成歐米伽。至于正手,我突然想到了前些日子囤貨購入、卻一直不知道配什么板子的那塊2.3厚度的赤龍。我猜想,赤龍柔和而硬度較高的海綿,或許能夠進一步中和纖維的彈性,同時其厚度又有助于借上纖維彈性而實現比較高的球質。
上手一打,我就知道自己猜對了!這套正反手配置就算不是最適合冰封的搭配,也應該屬于最適合的之一。以下詳細分析。
正手小力量擊球,赤龍的高硬度海綿提供了不錯的支撐,有那么些狂飚的感覺;膠面也比D09c、K3這一類的假粘套膠要更粘一些,大概接近K2或者解密54的粘性,支持蹭薄皮,也能把球發得比較轉(相比之下,貼了超級解密53的冰封HRD,很難發出比較轉的短球,想要轉就都是急長)。對于正手的各種臺內技術,如推擋、側切、接發短下旋的正手擰,板子都能夠比較忠實地執行,也很少會有不必要的冒高。看起來,赤龍2.3mm的海綿完全鎮住了冰封的纖維在小力量下亂彈的傾向。
纖維大約在3-4成力時就會介入,它給我的感覺是硬挺而干凈,有那么一點綠芳碳的感覺,但是沒有綠芳碳那么脆,而是柔和連續、上限更高。赤龍膠皮十分適應撞摩發力;當球被撞進纖維時,纖維首先是穩穩地托住它,然后是柔和線性地把球吐出去。在這整個過程中,厚面材和厚海綿提供了充分的機會加轉。因此,在對上點的情況下,正手出球是非常暴的:落點逼近底線,旋轉、一速和力量感都不錯,只不過赤龍出球的弧線還是偏正一些,有時候會被貼防。即便是沒有對上點的情況下(如側身后撲正手),那個很寬的加轉區間仍然提供了優秀的容錯。值得一提的是,站在反手位側身用正手斜線拉對方反手大角的這一板,上臺率很高,弧線低平而往前奔。
在撞擊為主的情況下,大約8成力可以打到板子的上限。此時仍然沒有亂顫的感覺。事實上,這套配置最討人喜歡的地方就是穩定、干凈,沒有多余的顫動,也沒有拖泥帶水的摩擦,而是為正確的動作給出最干脆的反饋,威力也完全足夠;同時,延續了外置底板借力好、殺高球穩定的優點。

反手也挺有意思,和冰封HRD一樣有一個適于鞭打發力的吃球初段;此后,纖維明顯能夠通過側向拉扯而給球加上充分的旋轉,弧線不算高,但過網相當安全。當然,這里面也有金V的功勞。整套配置讓人在反手擊球時也非常有信心,會主動地去把動作做充分,而在此條件下的球質也非常令人滿意。

綜合看來,冰封(至少是在目前這套配置下)在我心目中已經有和樊振東ALC旗鼓相當的水平,從實際的得分率上來說要好于最近打過的其它外置,如靈感混碳、冰封HRD等。它是一塊讓人可以放心地帶去比賽的底板;在我今天的體驗里,可以說沒有一次失誤是因為器材造成的。硬要說有什么不足的話,大概就是二跳沒有內置板那么有威脅,但這不是冰封獨有的問題。和樊A相比,冰封更接近傳統外置的感覺(樊A有整體形變的成分),會更適合站位近一些作戰,會更硬挺;同時在易用性上卻不遑多讓。

優個價 ¥1180 市場價 ¥2480 立即購買
測評參數:
板重83.1g。配置:正手斯蒂卡DNA赤龍MAX 2.3mm,49.6g;反手驕猛金V MAX,47.3g。整套180.0g。
底板實測:
在產品的推出順序上,冰封(藍手柄)要早于冰封HRD(橙手柄),而我先測試的是后者。今天測試前者,發現兩塊板子的性格還是很不一樣的。冰封是外置藍芳碳5+2結構,面材從常見的蔻頭換成了林巴,和蝴蝶的弗雷塔斯ALC一樣;大芯仍然是桐木。整塊板子比較厚,約5.9mm,尤其是林巴面材比較厚。它的這個藍芳碳看上去和蝴蝶的也不太一樣,藍色的飽和度很低,幾乎是“白芳碳”。
在試打前,我在網上看了一圈對這塊板子的評論。評論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有人覺得太軟,有人覺得太硬彈。我的以往經驗告訴我,這說明板子非常挑膠皮。根據光板顛球的感覺,我發現說軟的主要是因為面材厚;而打到纖維層確實有突出的硬彈感。有一個評論對我很有啟發:它說尤拉之所以用了厚林巴做面材,就是因為纖維過于硬彈,想要用面材補救、中和一下,但仍然有些無能為力。于是我就想,何不通過配膠來進一步補救?
那么,什么是能夠中和硬彈外置板的膠皮?反手的金V屬于不出意料的選擇,因為它的唯一缺點恰恰是在不夠硬彈的板子上小力量掉球,而冰封有望讓這個不舒服的區間徹底消失,從而讓用上了歐米伽系技術的金V徹底升級成歐米伽。至于正手,我突然想到了前些日子囤貨購入、卻一直不知道配什么板子的那塊2.3厚度的赤龍。我猜想,赤龍柔和而硬度較高的海綿,或許能夠進一步中和纖維的彈性,同時其厚度又有助于借上纖維彈性而實現比較高的球質。
上手一打,我就知道自己猜對了!這套正反手配置就算不是最適合冰封的搭配,也應該屬于最適合的之一。以下詳細分析。
正手小力量擊球,赤龍的高硬度海綿提供了不錯的支撐,有那么些狂飚的感覺;膠面也比D09c、K3這一類的假粘套膠要更粘一些,大概接近K2或者解密54的粘性,支持蹭薄皮,也能把球發得比較轉(相比之下,貼了超級解密53的冰封HRD,很難發出比較轉的短球,想要轉就都是急長)。對于正手的各種臺內技術,如推擋、側切、接發短下旋的正手擰,板子都能夠比較忠實地執行,也很少會有不必要的冒高。看起來,赤龍2.3mm的海綿完全鎮住了冰封的纖維在小力量下亂彈的傾向。
纖維大約在3-4成力時就會介入,它給我的感覺是硬挺而干凈,有那么一點綠芳碳的感覺,但是沒有綠芳碳那么脆,而是柔和連續、上限更高。赤龍膠皮十分適應撞摩發力;當球被撞進纖維時,纖維首先是穩穩地托住它,然后是柔和線性地把球吐出去。在這整個過程中,厚面材和厚海綿提供了充分的機會加轉。因此,在對上點的情況下,正手出球是非常暴的:落點逼近底線,旋轉、一速和力量感都不錯,只不過赤龍出球的弧線還是偏正一些,有時候會被貼防。即便是沒有對上點的情況下(如側身后撲正手),那個很寬的加轉區間仍然提供了優秀的容錯。值得一提的是,站在反手位側身用正手斜線拉對方反手大角的這一板,上臺率很高,弧線低平而往前奔。
在撞擊為主的情況下,大約8成力可以打到板子的上限。此時仍然沒有亂顫的感覺。事實上,這套配置最討人喜歡的地方就是穩定、干凈,沒有多余的顫動,也沒有拖泥帶水的摩擦,而是為正確的動作給出最干脆的反饋,威力也完全足夠;同時,延續了外置底板借力好、殺高球穩定的優點。

反手也挺有意思,和冰封HRD一樣有一個適于鞭打發力的吃球初段;此后,纖維明顯能夠通過側向拉扯而給球加上充分的旋轉,弧線不算高,但過網相當安全。當然,這里面也有金V的功勞。整套配置讓人在反手擊球時也非常有信心,會主動地去把動作做充分,而在此條件下的球質也非常令人滿意。

綜合看來,冰封(至少是在目前這套配置下)在我心目中已經有和樊振東ALC旗鼓相當的水平,從實際的得分率上來說要好于最近打過的其它外置,如靈感混碳、冰封HRD等。它是一塊讓人可以放心地帶去比賽的底板;在我今天的體驗里,可以說沒有一次失誤是因為器材造成的。硬要說有什么不足的話,大概就是二跳沒有內置板那么有威脅,但這不是冰封獨有的問題。和樊A相比,冰封更接近傳統外置的感覺(樊A有整體形變的成分),會更適合站位近一些作戰,會更硬挺;同時在易用性上卻不遑多讓。

您可以在蘋果的app store或者小米、華為、應用寶等各大安卓市場搜索“優個運動”APP,即可下載最新版本的優個網官方APP,體驗更多專業、正品、低價的運動裝備及健康產品!
期待你一直堅持運動,成就更好的自己!
優個小優為你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