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攻略] 羽毛球步法練習小規律及釋疑
發布時間:2007-03-14
[攻略] 羽毛球步法練習小規律及釋疑
1、練習步法時最好有人幫忙指揮練.因為自己練習都是按自己的意識,練不到掙扎步法.另外自己練會有錯覺,覺得跑得很順,到實際球路時,平時練習的發揮不出來
2、在單打中,向后的移動盡量不要用交叉步,無論正手和頭頂的向后移動都盡量用并步。單打時后退使用交叉步往往見于球速較快、身體失位,為了節省起動(包括調整重心和調整身體方向)耗費的時間才采用;而在網前需要轉身追擊后場球的時候,已經屬于身體正面對著后場的“向前移動”了,這種向后移動可用交叉步。向前移動時交叉步要比并步省力,而且比并步要快;但在向后移動時并步要比交叉步穩、快,而且便于揮拍時蹬轉發力。
3、在雙打中,由于擊球頻率增加,對擊球點的要求更高,所以在相對狹小的區域里移動可以使用交叉步后退,這樣比較省力而且便于調節擊球點,尤其是起跳進攻。
4、練習防守技術時,因為受控于對手,經常會判斷錯誤或被騙,這時候急停急起的步法調整就很重要。通常停頓了后起蹬的用力是相反的方向,即急停向后就重心向前再用力向后蹬;急停向前就是重心向后再向前蹬。要注意的是停了后先向球的方向轉身。練習時大多數朋友都是停了后就沒再起動了,其實就算接不到球也應該照出腳,久而久之就可以練出掙扎的步法。
5、上網時很多人都只出右腳跨一步,能力夠的話固然好,但能力不夠的話是絕對到不了位的,應該先出左腳調整或先向前進方位轉身,通過這樣的起動技術調整才可以接到近網的球。 怎樣叫“先出左腳調整”呢?先出左腳的步是墊步,因為在高水平對抗時,速度較快,有時范圍大,先出右腳會不夠位的。左腳這步就是用以調整距離的。
6、在訓練班中學員應該有個心理準備,就是可能會覺得學的東西很繁復、很別扭、不習慣,但一改用原來的動作打球就爽多了,這是很容易發生的,但只要相信教練,日后好處就自知了。
———————————————————————————
問答選錄:
(網友:mon)在單打的過程當中,我沒有限定說用并步還是交叉步,通常是以最快的速度去到達要到的地方,所以很多的時候都是交叉和并步一起用,哪種快就用哪種,不過有個問題就是有時候會先并步后交叉步,時常被師傅罵,不知道這樣好不好~~
(網友:壹壹)我也這樣被罵過,有些疑惑,為什么我師傅說,交*步比并步快呢?我師傅還說,學的時候,是先做好并步,再練交叉步。
(玄鐵)向后的移動,交*步相比并步有兩大缺點:1、速度慢。2、不易掌握平衡。3、難以完善的發揮蹬轉揮拍的作用。
據我所知,中國大陸的專業隊中沒有人是在正常狀態下后退中使用交叉步的。我見過一些臺灣出的羽毛球錄映帶,里面的教練有提到向后使用交叉步,大陸的書中也有向后交叉步的圖解。其實交叉步后退是本能反應,不需要特地學的,只有在來不及轉身作并步后退時才用,交叉步后退通常只在倉促后退中、短距離后退中使用。它要比較并步后退的優點,只有一個:起動時不需轉身。因此在短距離的移動中交叉步與并步的優勢比較并不明顯,甚至因交叉步起動的簡練而顯得較快,但當移動距離在兩步或以上時,并步的優勢就凸現出來了。
以右手持拍者為例,正常狀態下的由中心位置向頭頂區移動完成頭頂擊球的標準步法應該如下:起動后(雙腳輕輕一跳,落地稍有先后),重心移向左后方,右腳發力令身體向左后方蹬起-左腳順勢向左后方墊半步,同時身體因右腳蹬力而轉身約180度,此動作有一個雙腳離地的過程-右腳落地再蹬起,左腳向后跨出,髖關節放松,左腳著地后回蹬,此動作即頭頂擊球的最后一步動作。
在非正常狀態下,例如來球太快,沒時間作起動調整,就要在簡單的起動以后,即以左腳為軸,右腳如圓規般劃向后,著地后即發力蹬地,左腳向后跨出,著地后回蹬,完成頭頂擊球動作,整個過程與前者相比是起動后的那一步沒有雙腳離地的過程,盡量保持身體重心在一個水平上不得起伏太大。
步法的招式并不難學,無非是交叉步和并步為基礎,但要學以致用,踝、膝關節的力量、下肢肌肉的爆發力、協調性、柔韌性都一樣重要!所以,除了要明白技術上的規律外,還要注意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道理。
您可以在蘋果的app store或者小米、華為、應用寶等各大安卓市場搜索“優個運動”APP,即可下載最新版本的優個網官方APP,體驗更多專業、正品、低價的運動裝備及健康產品!
期待你一直堅持運動,成就更好的自己!
優個小優為你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