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常識] 為什么乒壇實行“輪換發球法”?
發布時間:2007-07-17
為什么乒壇實行“輪換發球法”?
在第15屆世乒賽上,匈牙利的法卡斯和奧地利的普里希兩位女將揮拍對陣。一場精彩的比賽,莫過于比分的一波三折,觀眾們正期待著這樣的場面。誰知,兩位選手三下五除二,很快以8:1、4:3、3:0的比分結束了戰斗。一位細心的觀眾一算,法卡斯3局的得球分數加在一起才15分,兩人的總得分數也不過19分,還不到一局的法定分數21分。這樣少的得分,可謂是創下世乒賽的“之最”了。所以會出現這種奇觀,還得從國際乒聯實行“突然死亡法”說起。
“突然死亡法”是1937年第11屆世乒賽上國際乒聯作出的規定,它要求每局對抗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限時一到,分數領先的一方便獲勝;如果到時雙方比分相同,就再加賽5分鐘,先得分者為勝方。
國際乒聯出臺這樣的、讓普里希們大吃苦頭的規則實屬無奈。當時,由于乒乓球運動的器材比較落后,運動員使用的是木板拍或貼有一層軟木的球拍,致使擊球的手法也十分單調,無非是削、搓、擋等以守為主的打法,因此乒乓球賽成了馬拉松式的比賽。一場團體賽冠軍爭奪賽,會連續打上3天才決出勝負;一場男子單打賽,對陣了8個小時剛扳成2:2,還有一場男子單打賽,兩個運動員以搓對搓,搓了兩個半小時,還是搓成個0:0。觀看這樣的球賽,簡直成了對耐心的考驗。乒乓球賽的觀眾越來越少,國際乒聯不得不引起警覺,于是推出了“突然死亡法。”
可是,這一規定雖然限制了比賽的時日,卻也限制了運動員技能的發揮,同樣影響到精彩紛呈場面的形成。觀眾對法卡斯、普里希式的比賽是不會滿意的。
國際乒聯可算上是虛懷若谷了,他們又一次修訂法規,把一局的時間定為15分鐘,超過時限實行一分一輪換發球,發球方必須在12板之內得分,否則即失去一分。這便是沿用至今的“輪換發球法”。這一新法看來是成功的,因為成千上萬的觀眾,又被吸引到乒乓臺前來了。
此文章也許對您購買如下類別的商品有所幫助:
優個商品 > 乒乓球用品 > 乒乓底板 | 乒乓球成品拍 | 套膠|單膠片| 海綿 | 乒乓球服 | 乒乓球鞋 | 乒乓球 | 乒乓拍套拍包 | 乒乓球桌 | 配件 |
紅雙喜二星級2002乒乓球拍 直
市場價:¥60.00 元
會員價:¥36.00 元
來 源:乒乓愛好者
編 輯:myyoger MSN :myyoger@hotmail.com Eail: cenzh@yoger.cn
特別聲明:除聲明文章來自本站原創外,其余均轉載自網上,作品版權歸原作者及所屬媒體所有!本站刊載此文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告知!本站立即刪除。
您可以在蘋果的app store或者小米、華為、應用寶等各大安卓市場搜索“優個運動”APP,即可下載最新版本的優個網官方APP,體驗更多專業、正品、低價的運動裝備及健康產品!
期待你一直堅持運動,成就更好的自己!
優個小優為你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