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專題] 充分認識生膠及使用建議
發布時間:2007-07-17
充分認識生膠及使用建議
一、 生膠的種類,每一種生膠的特點。
生膠之種類劃分,有明察暗思二法。明者,廠家所制,商家所售是也。暗者,硫化程度,回彈速度是也。倘若談及每一種生膠,身為業余喜好,定不能試遍所有(以下僅以個別為例)。然分析器材之品質,認識膠皮之性能,亦是解決問題之根本,標注型號之依據也!
生膠,實為正膠之一,只因硫化程度極低,而接近天然橡膠,質地柔韌,反應靈敏,回彈快速而不易控制。故使用者一定是快攻打法,而且要搶攻、搶打。不可以緩,不可以守,一旦球速慢下來,輕起來,這球就輪不到你控制,而手執利器,卻任人擺布了。
說到生膠的具體種類與性能,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分析:一是膠皮的生熟程度,這關系到膠皮回彈與控球性能;二是膠皮顆粒的密度與形狀,這關系到膠皮對來球的反應和作用;三是膠皮搭配海綿的方案。關于底板和膠水,限于篇幅,這回暫且不談。因膠皮、海綿的種類很多,所以在分析膠皮時,暫不考慮海綿的變數,而假定其為固定的一種,反之亦然。
1、關于膠皮的生熟程度。
生膠的性能如前所述,擊球時回彈較快。如對方快攻或拉沖,生膠可順手快帶,借力回球,以快制快,伺機反攻;如對方回搓下旋球,生膠則可從容掌握擊球時機,準確發力,擊打來球中下部,造成對方因回球下沉,而處于被動的局面。生膠膠皮雖反應靈敏,不易控制,但只要能發上力或借上力,特別是球能撞到底板再彈出,球的運行就會因快速而穩定。反之,若對方快擺臺內短球,且輕而飄,生膠因匆忙應對,未及悉心合力或借力,使膠皮吃球過淺,回球飄乎不定,就易出高球,若盲目發力,又極易使球飛出界外。
在生膠的諸多種類之中,生味兒十足的型號當屬出產多年的友誼563,對光觀其紅色底皮,極其透亮,而以手隨意抻之,延展性極好,前述生膠特性便是以此型號為例。其他國產生膠品種當是以此為基礎發展而來。而傳統正膠型號都不具生膠特性,如紅雙喜651、652,及友誼802等,比起生膠來,硫化程度高,彈力足,速度快,性能也要穩定得多。還有一類進口生膠,如下面列舉的tsp和stiga,硫化程度介于兩者之間,屬于半生半熟性質,性能也是兩邊兼有。
2、關于膠皮顆粒的密度與形狀。
生膠與其它正膠一樣,不同的型號,顆粒的密度與形狀就可能不同。密度大的膠皮顆粒較細、較多,反之顆粒較少、較粗。膠皮顆粒除粗細之外,還有長、短之分,而膠皮顆粒從側面看,還有圓柱形,圓柱與圓臺結合型,近似圓臺形。一般顆粒分布較密的生膠,顆粒多為圓柱形,相對稍細、稍長,也很軟,因此回球的彈力弱一些,接近長膠的性能,有人稱之為“小長膠,”如友誼563,donic yang或xushaofa 988等。一般長膠怕生膠,就是怕在這里,對生膠來講,有點以夷制夷的味道。一般顆粒分布較疏的生膠,顆粒多為近似圓臺形,都較粗、較短,也硬一些,因此回球的彈力更足,性能亦接近傳統正膠,擊球時輕球的飄忽感和重球的下沉感都不是很強,對球的旋轉也有明顯的反應和作用。圓臺形的膠皮顆粒,上細下粗,當受到來球擠壓觸及底板時,較粗的根部可以減緩底板對球體的直接壓力,從而減小球體的變形,使球的運行相對穩定。有些進口生膠不如國產生膠的味道足,這是原因之一。
3、關于膠皮搭配海綿的情況。
針對生膠的基本特點,一般是配以較薄、較軟的海綿,如厚度1.5-1.8mm,硬度35度。這樣可以使生膠吃球淺,回避旋轉,及以海綿輔助底板擊球,發揮出生膠擊球輕快上手、飄忽下沉的特長。但有些進口生膠的海綿較厚,如王濤使用的tsp spectol,海綿雖然較軟,但厚度為2.15mm,,一般業余選手在主動發力與擊球合力方面有較大差距,在使用中存在打不到底板的現象,使膠皮顆粒短粗、出球速度飛快的特點也得不到發揮,因而只是一味吃球卻打不出生膠快速、下沉的味道,形不成威脅。另一種stiga clippa生膠的海綿就稍薄一些,擊球略帶下沉,膠粒呈近似圓臺形,粗短稀疏,出球極快。
二、 生膠適合什么人來用。什么人適合用哪種生膠?
生膠適合喜歡使用和善于使用的人來用,呵呵。其中善于使用是指能夠按上述方法有效地使用。其實生膠對使用者的理想條件要求不多,有詩可以為證:“積極主動,勇于搶攻,隨機應變,善始善終。”顯然對業余選手來講,只要你真的喜歡生膠,并身體力行去鉆研和實踐,從中能夠收獲,那你就適合使用生膠。至于你最后達到了什么樣的水平,進步了多么大的幅度,都不應成為衡量你是否適合使用生膠的標準。除非你投入過同樣的條件,卻更擅長使用其它膠皮。
不錯,這生膠還得在實踐中學著使用,誰摸透了生膠的脾氣,誰就適合使用生膠,你摸熟了哪種型號,你就適合使用哪種。不適合可以熟悉,而不熟悉卻適合是不能理解的。
三、 生膠的握拍方法和發力方法?
事實上的握拍法是有很多種,因為打法所有不同。而打法相同之時,體質又不相同。體質相同之時,認識又不相同。就我個人來說,經驗是這樣的:寧可深握不可以淺握,比如直拍,虎口不可鎖緊,拇指與食指應適當張開;中指、無名指及小指應適當伸展,如此方能擴大手與球拍的接觸面積,增加手感,提高控制來球的感覺。實質上,握住球拍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運用球拍,把握球拍。當球拍揮動起來的時候,握拍的方法,就應是為了處理具體的來球而進行,很明顯,這是一個變量。握拍的細微方式和調節范圍,都應與來球的性質、回球的目的、技術的處理、擊球的手感等因素結合起來考慮才能確定。但無論握拍怎樣不同,就一種生膠來講,發力方法是相同的。
生膠的發力應以彈擊為主,可打可不打時,要打;可搓可不搓時,不搓。遇到高手時,你只要搓,他就會打,而且致命。彈擊的發力,更要講求發力時機,精心感受和算準發力時機,才能保證回球質量,保持主動的狀態。當遇到輕球,揮拍動作來不及發力時,可順勢輕帶球拍,將球輕送過網,看似飄過網去,將軟球奉還,再尋找時機。其他手段也可適當借鑒長膠。
四、 什么是借力意識?在實戰中如何使用生膠借力發力?
借力意識是在自己不想或不便發力時,利用對方來球的力量和速度,以自己穩定的拍型,將來球迅速回彈到預定的位置,破壞對方擊球的節奏,從而謀求變被動為主動的戰術意識。借力時可以不發力,也可以減力或加力。在實戰中使用生膠借力,須看準來球的落點,及時跟拍快帶,并根據來球的旋轉調整拍形。若要在借力中發力(加力),就更須看清來球速度,算準合力時機,快速揮動球拍,擊發瞬間,手指頂住底板,擊球完畢,順勢放松還原。但在借力中發力是有難度的,所要求的計算精度較高,對業余選手來講,與其追求單一的高難技術,不如充分應用基本技術,變化落點或調整節奏,在輕與重、快與慢的變化中尋求主動,獲取進攻的機會。
五、 舉例說明生膠在對付各種來球時的方法。
這各種來球,實在復雜,僅選若干,略說一二罷。
1、 接臺內下旋球。
臺內下旋球,速度都比較慢。來球旋轉較強時,可根據對方站位及動向,選擇輕托(擺)一板至網前或迅速搓(劈)長至底線;來球旋轉較弱時,正手位可快點(突擊)、反手位可快推(快撥)至對方適當位置。此類回球,輕托(擺)時擊打來球底部,其它應擊打來球中下部。擊球時間為高點期。如回球質量好,可抑制對方進攻,打亂對手步調,或主動發力,保持攻勢。
2、接出臺下旋球。
出臺下旋球,速度一般較快,對此應及時判斷。正手位可以揮拍便打;反手位可退后半步揮拍,待來球一到高點期,抬手便打(撥)。此類回球亦擊打來球中下部,因球速較快,應注意借力與發力的結合,否則拍與球合不上力,就容易失誤。針對旋轉的強弱,可調節仰拍的角度解決。其實,出臺下旋球,正是生膠擅長擊打的來球種類之一,若回接方法正確,可使回球快速、下沉,從而掌握局面的主動。
3、 接上旋輕球
上旋輕球一般指臺內輕挑上旋球,或出臺加轉弧圈球。這一類上旋球在正手位可以快速反打,及時前傾揮拍,擊打來球中上部,擊球時機為上升中期。如果正手位來球突然不及揮拍,或來球快速至反手位不便進攻,可壓住拍形,輕推一板,或根據來球旋轉強度,適當擠推、側砍,都會使回球降低前沖力,又略帶下沉,使對方不便連續拉起。當然,反手位還應結合正手側身攻的戰術配合。
4、 接上旋攻球
上旋攻球一般指前沖弧圈球。當對方上手前沖的時候,生膠選手就只有華山一條路可走了,那就是穩住拍形,極力前傾,盯準來球,快帶回頭。擊球部位是頂端偏下,擊球時機是上升后期,擊打瞬間,。球拍應向前下方輕壓、輕蓋,而不是一味向前推帶。這里必須說一句實話,生膠雖然有自己的特長,但與其他膠皮一樣,也怕弧圈暴沖。故此,當以預防為主,回防為輔,積極備戰,不失信念。畢竟其它膠皮也懼我生膠三分呢!
5、 接不轉球
不轉球如果是對方發力進攻,那就只有揮拍抵擋,形似快帶,在穩住直立拍形借力之時,力求控制落點,以阻止對手連續進攻。
不轉球如果是對方突然放短,而且很輕,那就最要生膠的命!因小球手感差本為生膠之短。試想,當你正悉心穿梭于借力、發力之間,火光飛迸,熱氣朝天,忽然飄來一球既輕且短,需你立即靜心雕琢,哇!此時哪里會有感覺?一般都是手腕僵直,推出界外了事。當然,這種理想之球是很難實現的,不然生膠也就沒的使用了。但這種理想的手段又必然成為生膠對手的追求對象和努力方向,所以生膠選手經常遇見與此相類似的困難。
那么如何面對和解決這一問題呢?看來,失誤的關鍵在于對節奏的突變沒有心理準備,尚以彼時之節奏應對此時之來球。若能及早觀察和判斷,就會及時發現和準備。常言“沒有救不起來的球”就是這個道理。不轉球本來最單一,但實戰中情況復雜,使你難有單一的心情,所以才覆舟于溪流,跌跤于閑庭。當然,如能積極主動,壓制對手,就會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6、 關于側旋球。
一般側旋球,都與上、下旋結合應用,所以在處理時,可結合個人平日經驗,或參照前面的技術手段進行適當調整。
上述問題先暫談至此,總而言之,生膠是一種特長特短的膠皮,充分發揮特長就不容易,而揚長避短,靈活應用,就更需要反復實踐,多重認識了。
最后,敬請隨時對照:當你只能慢而不能快了,只能輕而不能重了,只能搓而不能打了,只能應付而不能制造了,只能節奏單一而不能隨機變化了,這個時候,這種感受,就說明你沒有用好生膠,沒有發揮出生膠的特點,以己之短去克他人之長,就會注定要失敗的。當然,反過來就成功了。
此文章也許對您購買如下類別的商品有所幫助:
優個商品 > 乒乓球用品 > 套膠|單膠片| 海綿
Yasaka亞薩卡NEW ERA
市場價:¥50.00 元
會員價:¥40.00 元
來 源:乒乓愛好者
編 輯:myyoger MSN :myyoger@hotmail.com Eail: cenzh@yoger.cn
特別聲明:除聲明文章來自本站原創外,其余均轉載自網上,作品版權歸原作者及所屬媒體所有!本站刊載此文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告知!本站立即刪除。
您可以在蘋果的app store或者小米、華為、應用寶等各大安卓市場搜索“優個運動”APP,即可下載最新版本的優個網官方APP,體驗更多專業、正品、低價的運動裝備及健康產品!
期待你一直堅持運動,成就更好的自己!
優個小優為你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