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的過去與未來
發布時間:2011-05-13
本期戶外觀察,編輯志賀轉戰成都,將關注在此召開的第二十八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在總結過去十八年發展歷史的基礎上,結合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主任馬繼龍在新聞記者發布會上關于體博會建設發展的回答,共同構想未來體博會的發展趨勢。
上篇:體博會十八年的發展歷程
1993年,第一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在西安創辦,從封閉式的全國體育器材、運動服裝計劃訂貨會議改為向國內外開放的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體博會成為中國體育產業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分水嶺和市場化的重要標志。
1994年,第二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在福州舉辦。
1995年,第三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在天津舉辦。當年,李寧公司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第一次以“秀臺”亮相體博會,從此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開始對品牌形象的展示有了新的認識。九十年代初,李寧有限公司在廣東三水起步,創立之初與中國奧委會合作,透過體育用品事業推動中國體育發展,并不遺余力贊助各種賽事。
1995年,第三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在天津舉辦。當年,李寧公司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第一次以“秀臺”亮相體博會,從此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開始對品牌形象的展示有了新的認識。九十年代初,李寧有限公司在廣東三水起步,創立之初與中國奧委會合作,透過體育用品事業推動中國體育發展,并不遺余力贊助各種賽事。
1996年,第四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在南昌舉辦。體博會初期,鑒于中國體育用品行業規模企業還不多,全國各地的體育用品市場都需要培育,體博會因此采取流動的辦展形式,意在通過流動的展會促使企業達到推廣品牌和啟動當地市場的作用。
1997年,第五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在武漢舉辦,本屆體博會第一次真正在標準展館里舉辦,體博會從此告別了在體育場館辦展的“系統內辦展”模式。這次觀念的轉變,標志著體博會正式從一個小本經營向專業化展覽開始啟蒙。
1998年,第六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在福州舉辦,當年,國家體育總局決定將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主辦的體育用品博覽會納入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從而結束了體博會資源的分散和品牌的混淆,擴大了體博會的規模和品牌影響力,開始構建旨在推動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穩步發展的綜合性平臺,為體博會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1999年,第七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在成都舉辦,展品范圍涉及體育器材、報刊、書籍、音像制品、電腦軟件等多個方面,除了中國體育用品企業外,意大利、韓國、美國等國也有企業參展。體博會期間,還舉行體育美術、攝影、集郵展以及2000年全國體育競賽招標拍賣會和全民健身系列活動,體博會開始成為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開放平臺,中國了解世界同行業發展的重要窗口。
2000年,第八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在長沙。本屆體博會迎來了全國體育用品的經銷商、大專院校、工礦企業的客戶、全國各地體育主管部門、全國體育專業隊伍和俱樂部的體育用品專業人士到會訂貨和洽談業務。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主席和有關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體育用品協會紛紛蒞臨現場觀摩和出席體博會的交流活動,體博會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2001年,中國加入WTO。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和國家體育總局裝備中心組織專門力量籌備體博會,開始對體博會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China Sporting Goods Show)”的名稱正式改為“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China International Sporting Goods Show,簡稱Sport Show),使體博會由單純的國內展變成國際展會。在北京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開始,組委會開始對所有參展企業進行整體規劃、包裝,開始建立統一的視覺系統,并通過在國際其他展會上交換攤位等途徑,在國際上宣傳推廣體博會。體博會官方網站 (www.sportshow.com.cn)正式上線并延用至今,成為國內外體育用品相關企業了解體博會的一個重要窗口。
2002年,第十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夏)于9月在上海舉辦。為適應市場需要,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開始向專業化方向邁進,首次舉辦以冬季體育運動為主題的展會。首屆冬季體博會在北京舉辦,集中展示了國內外冬季運動用品、設備及戶外運動用品的流行趨勢。展品專業化程度高,境外品牌達到46%,展臺特裝率達到70%以上。
2003年,因“非典”疫情,是年夏季、冬季兩屆體博會合并,于10月在北京舉辦。在中國會展經濟論壇“雙評”中,體博會在全國2600個展會中列第5位,成為“亞洲乃至國際上知名的、國內展覽業的龍頭和國際不可輕視的展覽會”。
2004年,第十四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夏)在上海舉辦;同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冬)規??涨?。
2005年,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夏)于6月在上海舉辦,為其四天的展會共接待貿易觀眾五萬人次,以及十五萬人次觀摩,其中來自日本、英國、美國、韓國、俄羅斯、法國、奧地利、芬蘭、瑞士、中國臺灣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約百余名業內高層人士及跨國公司代表參觀了體博會,有79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參會采購,參展企業的境外定單明顯增加。同年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冬)在10月的北京舉行。當年,體博會被商務部列為重點支持的有規模有影響力的大型展覽項目之一。
2006年,第十八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夏)在4月的成都舉辦,來自二十個國家和地區的868家企業參展。同年9月于長春,第19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冬)舉行。當年體博會被展覽專業媒體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展會”及“2006年度中國會展業最具影響力會展25強”。
2007年,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夏)5月在成都舉辦,同年8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冬)。2007年以前體博會展覽涉及面過大。自2007年開始,體博會開始專注于社會上的熱點項目,針對性更強,第一次提出將體博會穩定成6到8個主題展區的辦展概念。
2008年,借奧運會在北京舉辦的大好形勢,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夏)在品質和規模上都實現了突破,近1000家參展企業、3000 多個體育品牌、創紀錄的12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和逾5 萬的專業觀眾,使得該屆體博會成為體博會歷屆之最。 12月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23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冬)與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同期舉辦。
2009年,作為后奧運時代的第一次大型體育博覽會,2009年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夏)共設5大展區,共有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00多家企體育品企業參展,涵蓋3000余個體育品牌。借力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的召開,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冬)于當年12月來到哈爾濱,展位規模數量再創新高,共900個展位16000平米的展館面積。當年,體博會成為國家商務部重點引導和支持的展會。
2010年,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夏)在5月的北京舉行,擁有10萬平方米的展覽空間,5000個展位,吸引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家企業,匯聚了3000多個體育品牌。參展企業中不乏耐克、阿迪達斯、美津濃、杜邦、戈爾、Northface、領導、海德、威爾遜、普潤斯等國際知名品牌。
該年10月第二十七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冬)同樣在京舉行,國家體育總局冬季、水上、登山三大運動管理中心以及中國旅游協會協辦。包括世界頂級滑雪雙板品牌ATOMIC、泰尼卡,世界頂級滑雪服品牌GOLDWIN、Halti等在內的130多家知名企業和品牌,都以全新面貌亮相本屆冬季體育用品博覽會,展會總面積超過12000平方米。
2010年,不斷發展壯大的體博會開始了再次飛躍。除冬、夏兩季展會,在10月“2010北京馬拉松賽”期間,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辦了首屆馬拉松博覽會。參加2010北京馬拉松賽的3萬名運動員在領取比賽裝備的必經道路上,盡閱運動服飾類、運動營養品類、體質監測器材類、時尚產品等馬拉松博覽會四大參展種類。體博會嘗試舉辦馬拉松博覽會,這標志著體博會在與金牌賽事結合,邁向專業細分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
下篇:馬繼龍談體博會未來發展
1)除了每年一屆的體博會,我們也開始著手舉辦像馬拉松展會這樣與競賽項目相結合的展會,隨著這種展會的提升,會不會對于體博會自身造成沖擊,或者會不會成為體博會的子品牌?
我們想打造一個“永不落幕”的體博會,這個“永不落幕”不在于延長展會時間,它的概念是有一個大的綜合性展會,同時有若干個專業性展會。也就是說,在每一月都會有一個展覽或者一個季度有一兩個專業的展覽,構成全年都會有體育用品展。專業性展覽以突出項目發展為特征,比如高爾夫展、馬拉松展,今后可能還會有像足球展、網羽展等項目的專業展覽。從專業角度講,這種展覽比大的綜合性展針對性更強,它的人群劃分比大展也更具針對性,同時也是對綜合展覽的補充。在推進展覽的同時,也會吸引一些國際大品牌的參與。綜合展在項目的專業服務方面,我認為目前還有薄弱環節。
5)體博會已在在北京、上海、福建、廣東、武漢、成都等多地舉辦過,是否覺得頻繁變更舉辦地會不利于體博會品牌建設?是否考慮將體博會長期落戶在一到兩個地方舉辦?
選擇成都的因素有:西部大開發,拉動內需,災后重建,滿足眾多企業影響更多的二線城市等。成都的有如下的有利條件:一是硬件設施達到規模要求;二是成都以往辦過幾次展會有經驗基礎;第三,成都在西部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曾經為滿足大家要求,希望固定下來,參照歐洲做法,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固定在北京,是為了加強對全國的輻射;到地方,是強化區域推廣宣傳。但體博會最終選擇固定還是流動辦展,這些需要與參展企業進行溝通,因為體博會的宗旨是為中國體育用品企業服務,流動或者固定,要以企業需求來衡量裁定。
6)09年體育用品博覽會,耐克沒有參加,與之相比李寧等國產品牌異常高調,有觀點認為那時候是國產品牌在抄底,現在如何評判國產品牌的抄底,成功與否?
這種現象可能會有,但并不像大家所理解的抄底那樣。08年金融危機對國際幾個大的品牌影響遠比國內企業要大,很多品牌到現在還在調整,包括市場定位、渠道、領導班子。阿迪達斯從08年到現在換了不止兩任領導,大家都在不斷調整。這種情況,他們沒有參加體博會也是可以理解的,體博會是它的一個平臺,但不是唯一平臺,它更多要考慮整個大市場的布局,一兩年不參加也很正常。
國際品牌沒來,就顯得國內品牌比較突出。從總的銷售額上來講,雖然還有點距離,但已經對國際品牌造成挑戰和威脅,10年從1億發展到70億,可能也只能由國產品牌創造。
9)馬主任,剛才您說到永不落幕的體博會,咱們在專業展會方面有什么具體的規劃?有沒有一個時間表?
應該說有一個方向,現在還沒進入到一個時間表。這與項目的發展、老百姓參與項目的程度有很大關系。之所以先推出馬拉松,是因為田徑的普及程度,而且北京馬拉松又是一個金牌賽事,因此我們首先切入這一塊。將來,包括足球、草坪、羽毛球等都可能辦專業展,隨著運動項目的推廣普及,能夠帶動很多相關行業。找賽事的切入點與展覽結合,尤其借金牌賽事的影響力切入專項展,通過展覽反過來又能促進運動項目的進一步推廣和普及,加強人們對運動的認識,帶動與之相關的體育消費。
14)在去年體育產業會議上,楊樹安局長著重強調了要樹立“大體育觀、大產業觀”發展體育產業。那么作為唯一一個獨立由國際體育總局系統舉辦的大型體育用品展會,體博會多年來在服務于體育產業、服務于經濟社會方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從體博會誕生發展到今天,客觀上就存在一種大體育觀。因為體博會的服務是多元化的,首先要滿足的是競技和全民健身的需要。從產品構成上來講,體博會不斷滿足“奧運爭光”和“全民健身”兩大綱要的需要;從拉動內需上講,由于全民健身的普及和發展刺激了老百姓對體育的消費需求,體博會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展示平臺,配合拉動內需做出了很大貢獻;再一個,展會這個載體本身也是一種大產業觀,展會這1份產業能拉動9份其他相關產業,展會在一個城市舉辦,可直接拉動當地第三產業如交通、飲食、住宿等多方面發展。體育產業2000億中1500-1600億都是體育產業增加值,也能體現大產業觀,雖然體育產業現在的GDP所占比重微不足道,但今后的快速發展一定能夠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視。
所以,從一開始,體博會就是一種大體育觀、大產業觀、大社會觀的客觀體現,我們也一再強化這一理念。
15)馬拉松展結合北京馬拉松這樣一個金牌賽事的成功舉辦,從體博會今后的發展看,是不是體博會也能成為賽事與體育用品行業互動的一個平臺?
這方面我們一直在探索,一個結果就是與賽事結合。除了單項賽事,我們還考慮與全運會、城運會等綜合性賽事相結合。比如,遼寧舉辦2013年第12屆全運會,遼寧方面就有需求做一屆體博會,我們也在考慮體博會與全運會這種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結合。一個是更多滿足場館建設方面的需求;第二是滿足競賽隊體育用品的需求;同時也要考慮綜合賽事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需要。此外,城運會是一個有近百個城市參與的綜合性運動會,這里有更大的推廣空間,也是我們研討的課題之一。
16)體博會從一年一屆,到一年一冬一夏兩屆,再到馬拉松專項展的出現,從體博會發展歷史上看,馬拉松賽誕生的前因后果和過程是什么?
這樣的發展是市場細分的需要。企業需要突出專業特征,需要影響的人群也是有指向性的。這種情況下,馬拉松展的誕生是我們計劃和專業項目相結合的一個嘗試。做了以后,從反饋的信息看是非常好的,吸引了幾乎所有的國際一線品牌,像耐克、阿迪達斯、紐拜倫、美津濃這些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都看得見,倫敦的馬拉松展也不過如此??赡苓@種專項展覽更符合這些企業的市場定位和在國內的推廣需要。
17)馬主任,您對“國際品牌向二三線城市擴張,民族品牌挺進一線城市”這種現象有什么樣的評判?另外,體博會辦了這么多年,您對體博會有什么樣的評判?從您的角度,對體博會具體的運作方式有什么樣的考慮?
大家都在發展,只是銷售渠道做了調整,原來只看重一線城市的國際品牌掉過頭來開始重視二三線城市,而一向以二三線城市為據點的國產品牌開始向一線城市擴張??傮w上,體育用品還是一個快速發展的一個行業,我還是持有這樣一個觀點。
體博會今年18個年頭,我們做了許多探索,主要圍繞“為參展企業、貿易觀眾做更好服務”的宗旨。由一年一屆到一冬一夏,再由綜合性展到專業展覽,圍繞我們的宗旨來進行定位,考慮安排我們的年度工作計劃。所以,我提出一個大的綜合展、若干個專項展,也是建立在這個宗旨之上。因為我們的探索得到了企業的認同,收到了很好的市場效果:一方面是社會效益,運動參與者的良好反應;另外一方面,企業收到了更好的效果。所以這也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明確了我們的展會走這樣一個趨勢。
至于什么時間推出哪個項目,這是一個時間問題,也是一個市場問題。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綜合性展也會有所調整,還不具備做專項展的時候,在綜合性展中做一個“展中展”,將某一個展區的展覽做得更具針對性、更專業化。比如,這幾年戶外這塊發展不錯,展區中的品種花色琳瑯滿目。
我們打造的“展中展”,特點會更加突出,貿易觀眾的組織和有針對性的服務將更加細化。又比如,健身器材,是展會中最大的一塊,完全可形成“展中展”的格局,有針對性進行宣傳,按照一個準專項展進行組織。
優個網戶外產品專區: http://www.jzrsrc.com/outdoors.html
您可以在蘋果的app store或者小米、華為、應用寶等各大安卓市場搜索“優個運動”APP,即可下載最新版本的優個網官方APP,體驗更多專業、正品、低價的運動裝備及健康產品!
期待你一直堅持運動,成就更好的自己!
優個小優為你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