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戶外環境最小沖擊法則 LNT法則——戶外活動中的不二法則
發布時間:2014-01-16
隨著戶外活動在我國的不斷發展,以戶外徒步、露營、攀巖、漂流等為主要內容的戶外活動已經做為一種時尚的健身項目越來越被各個年齡段的人們所接受,戶外人口也趨向于多樣化、普及化,但由于對環保知識認知的參差不齊也帶來了對環境的擔憂,戶外活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也隨之加大。
如何改變這樣的矛盾,使我國的戶外活動能夠朝著良性發展的路上走,在這里,我們要介紹一個戶外活動早已被認知并執行中的重要法則——環境最小沖擊法則,簡稱為LNT法則。
在美國,從1965到1994年戶外活動的人口成長了六倍之多,外展學校所做的調查顯示,在1965年有990萬的美國人從事健行活動,到了1977 年這個數目字已經增加到2800萬。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同樣存在著現階段我國戶外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高山湖泊被人類的排遺所污染;有些步道被侵蝕到膝蓋深;營地變的寸草不生,而且常常可以發現大大小小的垃圾,這樣的現象讓土地管理者陷入兩難,因為既要滿足游客的需求,又要設法保護自然環境。
1980年代初期,美國森林部門的LNT初期課程開始被引介到其他戶外活動課程。
當關閉某些過度使用的區域;承載量管制;和限定特定營地成為土地管理者重要的管理工具時,其實對游客的環境教育是更為有效的解決之道。無數的低沖擊環境教育課程,在土地管理單位內教授,像“背上山的東西就得背下山”“輕踏土地”“只帶走照片也只留下腳印”這樣的標語許多健行者都耳熟能詳。
在1994年總部設在Boulder Colorado的非營利組織,Leave No Trace,Inc.負責協調所有LNT單位的協調工作,頒發執照以及募款的工作,常年的運作與正確引導,環境最小沖擊法則(LNT法則)也成為被戶外愛好者廣泛遵循的重要指導原則而被延續下來。
LNT法則的主要內容
一、提前計劃準備
任何戶外活動都需要提前做好計劃準備,了解當時有關環保方面的規章制度,對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充足的準備,并且根據所了解到的情況選擇適用的裝備。同時要充分了解活動區域的線路特征并據此預先設計行進路線和露營地。根據線路的實際情況計劃所攜食品的數量,然后對食品進行簡單的處理,能夠拆封集中包裝的盡量集中包裝,盡可能的減少垃圾的生成,簡單說,提前計劃與準備要做到:不盲目、不違規、不浪費、有準備。
二、在可耐受地面行進和露營
在戶外活動中,有時我們往往選擇無序的切路以減短路程與難度,這樣做是不可取的。LnT法則規定,不論何時何地都盡可能行走在現有步道上,不走捷徑,不直上直下,團隊在行進時只走一條單一的行進路線。如果道路情況好的情況下,同時背包又不算太重,可以考慮軟底鞋,以減少對地面的沖擊。
在非登山步道上徒步,要選擇例如巖石裸露地或是碎石坡等能耐受人類踩踏的地方行走,在這樣的區域,分散行走是減少對環境沖擊的最佳選擇。
在對環境沖擊較大的露營活動中露營地的選擇非常重要,一般我們會要求營地選擇在距離水源50米以上的位置,以排除污染物。在熱門路線中,只在現存土壤堅硬寸草不生的營地上扎營,將營地活動集中在已經受沖擊的區域。如果是在一個很少人類活動的地區,將營地扎在一個從未使用的地點,而不要扎在受輕微沖擊的地方。扎營在現存有明顯痕跡的營地上,現存的營地上,有時會有生火的痕跡。如果是一個使用很頻繁的營地,地表被嚴重侵蝕而且樹根外露,那既應該選擇其他地方扎營,讓營地有休息的機會。
最適合扎營的地方,是巖石、礫石地、沙地,因為他們非常能耐受人類的踩踏,其他不錯的選擇是干草地,比較不能耐受人類沖擊的是有豐富植被而地表覆蓋樹葉的森林地。
三、妥善處理垃圾
“背上山的東西通通都要背下山”,這是一項重要的原則,保持露營地的原貌,體現了露營者最基本的素質。對排瀉物的處理,可以埋在一個10-20公分深,離水源、營地或步道至少60公尺遠的貓洞里,這是被接受的。仔細的思考衛生紙的問題,大自然提供了許多對環境比較友善的方式,如果你一定要用衛生紙,就得將它背下山,這一點很有必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在處理食物垃圾時,我們在出發前盡量減少包裝的同時,也盡可能地選擇使用可重復使用的用具,計劃合適的量避免浪費。在露營活動中,盡可能少用清潔用品,切勿直接在水源中洗臉、刷牙、清洗衣物或洗菜,污水倒在離營地和水源50米以上、深25——30CM的土坑中。對于食物的殘渣應該全部帶走,即使是果核、果皮等一些可降解的食物也必須全部帶走。
在處理排泄物的同時,在露營活動中應修建臨時廁所,挖坑掩蓋排泄物。廁所的位置應選在離水源、營地和道路60米以外的地方,為避免二次污染,使用的衛生紙也應該盡量包裝起來帶走,不要掩埋或焚燒。
留下一個干凈的營地,把所有的垃圾都背下山,連同其他人所留下的垃圾也都背走。把你的垃圾都放在單一個垃圾袋里面。在營地的時候,穿著重量較輕且鞋底較平并且較軟的鞋子,例如運動涼鞋或是慢跑鞋,以減少踩踏對土地的沖擊,重量輕的帳篷也比舊式的帆布帳蓬對環境的沖擊來的小。當你離開一個原始地區的營地時,將草弄得蓬松;把營釘所留下的洞填平。
面對神山,既使有再好的風景,遍地的垃圾也會把你的好心情滌蕩一清!
四、保持自然原貌
還自然于本身。我們在營地活動的時候,要盡可能地選擇穿著重量較輕并且鞋底較平、較軟的鞋子,如涼鞋、拖鞋或是慢跑鞋,以減少踩踏對土地的踩踏。遇到諸如文化、歷史足跡、人造雕塑、建筑等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要觸碰,更不可踩踏。有時,我們在活動中,發現一些隊員采摘花草、攀爬假山高墻,這樣做都是不可取的,應加以制止。在建設營地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挖溝、改變溪流河道,在離開時把營地恢復到可以吸引后來的宿營者,達到不重要破壞別的地面的目的。
五、野外用火
在野外活動不要用火,一般來說生火對自然環境的沖擊很大,一次生火之后,它的痕跡就會變得越來越大,并且永遠不會消失,火對土壤造成的永久傷害可以深達10公分,因此在戶外活動中,要使用合適的爐頭做飯,穿足夠御寒的衣服,使用帳篷,用一個好睡袋保持溫暖與干燥,而不要輕易使用火。
在你必須要使用柴火的情況下,首先要確定你所在的地方是否允許,是否是防火季節,確定要找到倒木當燃料而不是去采伐活樹,理想的燃料就是比手腕細的樹枝。在點火的時候,要選擇把火生在有生火痕跡的中心區域,在木烣全部燃盡以后將炭灰撒在草叢中。
在戶外活動中,我們不提倡吸煙,在煙草本身帶來的“毒”害以外,其煙頭是醋酸纖維塑料做成,不可降解,使用過的煙頭還包含鉛、汞、砷、丙酮、氯乙烯、煙中的甲醛與氰化氫。即使一定要吸煙的話,一定要遠離隊友,不造成二次污染,煙頭也需要同垃圾一起集中處理帶下山。
六、尊重野生動物
在戶外活動中,我們應該尊重野生動物生存的習性與環境,與它們達到一種和平共處的境界。要注意保護水源,保護動物賴以生存的源泉,不論你是否看到野生動物,都應該知道你的短暫造訪都無可避免影響到當地的野生動物,當你扎營在離水源不遠的地方,盡量只來回水源一次,以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干擾,攜帶可折疊的水袋裝水,而不要直接用鍋子來回水源裝水,這樣只需來回水源一次,減少對動物的干擾。
同時,絕不喂食給野生動物,不論野生動物多么可愛,都不應該隨意喂食,一旦失去生存的本領,受害的是這些野生動物。在營地,把所有的食物和吸引物也要放到安全的位置,以避免讓當地的野生動物養成造訪營地的習慣。
在遠處觀察,避免喂食,與野生動物和平共存。
七、考慮其他野外活動者
戶外活動開始前應充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尊重當地的民族風俗,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與習俗,養成良好的習慣。宿營區域的娛樂別干擾到他人,把聲音以及視覺上的干擾減到最低,做任何你可以想到的事來保持大自然以及營地的寧靜,因為這是大多數戶外愛好者親近大自然的原因。
尊重自然、愛護自然,保持生態的平衡,這是我們這些戶外愛好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戶外,宣傳環保、從自己做起,通過我們的行動來影響他人,傳播正確的環保理念,讓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同享這片藍天與綠水。
戶外活動,除了腳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照片和新鮮空氣,什么也不要帶走。
這篇文章可能對您購買以下商品有幫助:
戶外用品- 戶外服裝- 沖鋒衣 戶外用品- 戶外鞋- 登山鞋|徒步鞋
歡迎訪問優個網戶外頻道:http://www.jzrsrc.com/outdoors.html
編輯:優個網小編 咨詢合作:400-0996-400轉市場部
特別聲明:本文除來自本站的原創外,其余均轉載自互聯網,作品版權歸原作者及所屬媒體所有!本站刊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告知!本站立即刪除。
您可以在蘋果的app store或者小米、華為、應用寶等各大安卓市場搜索“優個運動”APP,即可下載最新版本的優個網官方APP,體驗更多專業、正品、低價的運動裝備及健康產品!
期待你一直堅持運動,成就更好的自己!
優個小優為你加油!

本文提及的相關商品




